2025.4.23-25 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
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
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86-21-20557000/86-21-22068388
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扫码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资讯
新闻与媒体
新闻与媒体

成都:一盘韧劲十足的大棋局

分享:

这座城市的棋局已下到中盘,棋形也越来越明朗,序盘的威力厚积薄发,棋势也变得生动可期。


日出成都 图片来源:张建 摄


4月29日,场景汇“天府绿道·蓉绘未来”——2020成都新经济“双千”发布会在成都江滩公园举行,发布100个新场景和100个新产品,释放投资需求达612亿元。


之前一天,4月28日,一条重要消息刷屏——成都东部新区获批省级新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个国家战略背景加持下,东部新区的落地,含金量不言自喻,甚至有重庆的企业老总专门向城叔打听东部新区下一步有什么新动作。


再往前,4月23日,成都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GDP同比下降3.0%,就数据而言,这是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中最抗压的城市。这反映了这座城市在疫情期间的精细设防、及早防控,更折射出成都经济的韧劲十足。


继续往前,4月16日,作为西南科创板第一股,成都先导敲响了上市钟声。


3月31日,连接成都中心城区与天府国际机场的地铁18号线实现“长轨通”,2021年上半年,天府国际机场将建成投运,成都也将成为继北京、上海后,第三个同时拥有两座国际机场的城市。


东部新区、新经济、营商环境、产业功能区、一市两场……每一步看似单点的落子,其背后,都是一座城市精密考虑的大棋局。


观察通盘新棋局,得回归到三年前的第一步先手棋——2017年4月25日那个上午,成都金牛宾馆大礼堂,近1.8万字的报告,是一个新的起点,将成都的发展棋局置于更纵深、更广阔的坐标方位中,通过一步步的落子,勾勒出成都目前的棋形,乃至未来的棋盘。



东部新区的布局


成都龙泉山 图片来源:张建 摄


4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设立成都东部新区的批复》。


图片来源:四川省政府官网


根据批复,成都东部新区将成为“国家向西向南开放新门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平台、成德眉资同城化新支撑、新经济发展新引擎和彰显公园城市理念新家园。”这是在成都大棋局中落下的重要一子。


“东部新区”由“东进”而来。


时光回溯,2017年4月25日,成都在第十三次党代会上首次提出“东进”。地理格局既是护城的摇篮,也成了城市发展的天花板。实施“东进”,成都将从“两山夹一城”的逼仄,升级为“一山连两翼”的开阔,这是成都城市格局的“千年之变”。


成都市域空间规划图 图片来源:《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草案


“东进”战略是成都市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重塑产业经济地理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实际管理人口已超2000万人的成都,希望以此破除“点状扩散、圈层发展”模式、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空间格局。


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看来,成都跨过龙泉山向东发展,“是认识到自己的资源价值和发展取向,有针对性地制定方针”。


今年3月4日,成都市举行东部新区九大片区综合开发工作专题会,提出未来10年将在东部新区的九大片区投资3086亿元。其中,2020年计划总投资额达到289亿元。


当“东进”战略落地为“东部新区”,历时3年的全面规划正式进入全面建设的新阶段。


读懂“东部新区”,才能读懂这座“未来之城”。


根据“时间表”,2021年天府国际机场投入营运之时,东部新区将“力争呈现出生机无限、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雏形”。


放眼世界,机场已不再是单纯的交通运输设施,而是大量资源要素通过航线网络、实现交换的重要枢纽,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依托航空,不沿边不靠海的成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拥抱世界。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效果图 图片来源:张建 摄


“天府国际机场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城市空间。”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指挥部会议中心负责解说的黎佳告诉城叔。


视角拉进一些,“东部新区”成为链接成渝地区新的互动点。今年伊始,一场“双城记”在成渝之间唱响,核心的共识即“成都向东、重庆向西”。这一国家战略无疑成了东部新区的“指挥棒”,也为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


在国家发改委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冯奎看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极大地增强成渝在西部地区的增长极作用、辐射带动作用,对于优化国土空间结构,推动内陆地区的改革开放是一招大棋、活棋。



新建一座“东部新区”,在成都的理念中,不是“造城”,而是“营城”。意味着发展模式从“产、人、城”变为“人、城、产”,顺序之变的背后,是成都希望打造一个能够留得住人的产业新城。


新城的产业显然还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无论是新能源汽车、电子通讯等制造性产业,还是配套公园休闲旅游特性打造的服务性产业,这些新落户的项目均带有“新经济”的因素。


对于成都而言,“东部新区”不仅是为城市开辟的永续发展新空间,更需打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主战场”,搭建更有发展潜力的经济骨架。



新经济的谋局


成都  图片来源:张建 摄


“东部新区”之外,成都新棋局上另一颗关键棋子——新经济,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无人机植保的智慧农庄、无人驾驶漫游车行驶在公园里、站在卫星的角度遥看公园……4月29日,在成都江滩公园,新经济企业用产品演绎了未来公园城市的模样。


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成都正式复工复产以来,已经举办了两次新经济发布会。这个地处内陆西部的城市,向着高质量的发展目标,发起一场新经济“突围战”,厚植土壤,让最具潜力、活力的经济元素长成“参天大树”。


2017年同样也是成都新经济元年。成都把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作为推动城市转型的战略抉择,提出让政策从“给优惠”到“给机会”转变,从“政府配菜”到“企业点菜”。这成为成都发展新经济思维逻辑重大转变的缘起。


随后,在全国率先提出应用场景理论,成立全国首个新经济发展委员会;2019年发布四批次“城市机会清单”共1500余条供需信息;2020年疫情期间又专门发布两次《成都新经济企业疫情防控能力清单》……对成都来说,新经济早已成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关键词。


成都 图片来源:张建 摄


历经三年,成都新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独角兽企业从0到6,新经济企业从18万家增至36万家,获得风险投资从40亿元增至520亿元,新经济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新经济活力指数、新职业人群规模均居全国第三,为成都连续12个季度保持8%左右经济增速提供了强劲动能。


4月16日,一声锣响,成都先导在科创板正式上市,实现西南地区科创板上市交易“零的突破”。登陆科创板,是这家高科技企业迈出的一大步,更是这座城市经济动能转换的一大体现。


创新药物的研发绝不是单打独斗,创新环境、多学科和多团队还将带来技术碰撞,加速新科技在这里的产生;好的生态环境也将形成区域品牌,让人才和资本都选择聚集于此。


成都先导的创始人李进表示,“成都不仅有具备药品研发、制造能力的企业,还有诸多下游应用场景,形成了完善的链条与生态。”


这一次,新冠疫情成了一块城市发展的“试金石”。在疫情冲击下,成都的经济保持了足够的韧性;疫情之后,新经济又将为这座城市继续提供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潮水退去,就知道谁在裸泳。


一季度,成都工业增速在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三,而不同行业的数据增减,显示了城市工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新经济领域,远程办公、线上教育娱乐等行业发展较快,1~2月,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6.6%和18.9%,带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33%。

与其他城市相比,成都推动新经济发展,最明显的特征是“场景”供给。“7大应用场景+N个延伸场景”的开放体系,是新经济在成都由概念走向现实的基石。


脱离了肥沃土壤,再好的苗子也很难结出新经济果实。脱离了应用场景,任何技术和优势都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此前,一位长期研究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业内人士向城叔表示,尽管全国都在做新经济这个课题,但成都提出“给场景”,就是在“给市场”,“真的很厉害”。


2020年,成都进一步提出,面向全球持续发布1000个新场景、1000个新产品,将成都打造为“遍地都是机会、随时充满机遇”的“机会之城”。


成都 图片来源:张建 摄


这些新的“场景”,最终指向公园城市建设。


公园城市是成都最大的新经济场景,最大的新经济平台,可以叫做‘城市级的场景’。在这个之下,有很多‘产业级的场景’。再往下,会催生很多‘企业级的场景’。


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周洪说,“通过这几年的布局,成都站在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形成了整座城市的场景矩阵,系统作战。”



新理念下的格局


找准定位、踩准节拍,成都已乘势摆下一盘新“棋局”。


“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概括的是城市的进化。站在2020年,回头来看,3年时间果真“成就了一个新的成都”。


从龙泉山俯瞰成都 图片来源:张建 摄

梳理来看,“理念”是成都这一系列蝶变的关键词。


建“东部新区”是城市理念的更新。2018年8月,成都派出一批建设者们去雄安新区考察学习,“雄安是一座未来之城,可以找到破解‘大城市病’的路径”。


于是,他们将“生态优先、绿色营城、绿色智慧、以人民为中心”的雄安新区建设理念学了回来,落到东部新区的规划中来。


发展新经济,是“场景营城”理念的落地。经过三年的探索,成都深刻认识到场景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全新逻辑,是新经济落地的重要载体,正逐步成为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融合创新与突破的“成长沃土”。


成都发展新经济,需要的不仅仅是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或者新产业、新产品,更多的是要通过制度创新汇聚更多新要素,形成爆破性的突发力量。


建设公园城市,则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体现。漫步街头,不断延展的城市绿道,将公园、社区、小巷逐个串联,成为市民陶冶情操、休憩放松的重要场所。


目前镶嵌在环城生态圈的绿道已经成形;“三降两提”——降低开发强度、降低建筑尺度、降低人口密度,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城市品质……


升降之间,将人口从840万疏解至657万,缓解大城市顽疾。在成都的蓝图里,公园城市是市民“可进入”的生活场景,是城市未来美好生活的体验空间。

所有的“理念”都是立足于人。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以GDP为中心向以人民为中心转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着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


在“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下,这座城市焕发出澎湃生机。改革与创新的号角已经吹响,在成都发展的新棋局上,无论东部新区还是新经济,都是至关重要的棋子。将来如何运筹帷幄,考验着胆识和智慧。


棋,还在下。成都还在不断超越。







来源:成都发布